山西省的区划调整,11个地级市之一,运城市为何有13个区县?

时间:2022-10-08 14:31:07 | 浏览:2162

首先,我们聊聊山西省。山西省属于我国北方省份,同时,也是我国的中部六省之一。山西省内地质结构复杂,以山地和丘陵、坡地为主,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因此,古代对山西各地的评价是“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山西省内,设立了

首先,我们聊聊山西省。山西省属于我国北方省份,同时,也是我国的中部六省之一。山西省内地质结构复杂,以山地和丘陵、坡地为主,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因此,古代对山西各地的评价是“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山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重要关隘,例如娘子关、雁门关等等。在古代历史上,围绕这些关隘进行的大规模战役,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山西省文化历史悠久,属于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晋文化至今仍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很有自己的特色。山西省总计下辖了11个地级市,总人口3500多万人。在总人口相比,略少于陕西省。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省会太原市的人口最多,达到了530多万人。第二名就是运城市,运城市总人口470多万,下辖了1个区、2个县级市、10个县,总计13个区县。

运城市13个区县的区划,与山西省的区划调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东汉末年战功赫赫的名将关羽(不可能,我二弟天下无敌),就是运城人。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州县两级区划。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西辽国、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辽阔的帝国。

随着疆域面积的迅速扩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的特点,非常明显。面对全国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各地的粮食产量、耕地亩数、人口数据等等,让元朝非常头疼。我们以耕地为例,由于地质结构和气候不同,各地的耕地分为了沙土地、泥土地、旱地、水浇地等等,每一种耕地又分为了甲乙丙丁等几个类型。各地农作物的品种差异巨大,例如大豆、高粱、水稻、小麦等等,出现了五谷杂粮的说法。

依靠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完全指望不上。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各方面问题很多。最后,元朝结合了宋朝23路的经验,在金国行尚书台的成熟框架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陕西行省、湖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当时,鉴于山西地区的重要性,山西各地由中书行省直接管理。

每个省下辖了各个路,每个路下辖了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相当于4级区划。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制度的框架,但各方面并不完善。元朝各个行省的面积太大,太大了管理难度。而且地方机构设计粗犷,相互重叠。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根据明朝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

例如撤销了路,设立了省、州府、县3级区划,这样的划分非常经典,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前后几百年时间。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并立的模式。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其实,我国很多省份的大体区划,其实都是在元朝统治时期设立的,例如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等。与现在的区划相比,已经非常接近。

在山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州府,总计下辖了6个府和2个直隶州,分别是:太原府、大同府、汾州府、平阳府、潞安府、泽州府、沁州直隶州、辽州直隶州。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结合清朝各方面的情况,进一步调整了区划。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格局。在清朝统治时期,山西省的区划,调整幅度非常大。

调整以后,山西省下辖了9个府、10个直隶州,分别是: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汾州府、大同府、朔平府、宁武府、泽州府、蒲州府、辽州直隶州、沁州直隶州、平定州直隶州、忻州直隶州、代州直隶州、保德州直隶州、解州直隶州、绛州直隶州、吉州直隶州、隰州直隶州。总计下辖了6个散州、90个县,那么,什么是直隶州,什么是散州呢?

直隶州同等于府,隶属于省管理。散州同等于县,隶属于府管理。虽然大家都是州,但等级完全不同。当时,运城市的大部分县,隶属于平阳府管理。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阶段。各地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急需进入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重要项目,也在山西省设立。山西省内设立了一系列的专区,例如运城专区、临汾专区等等。运城专区设立以后,下辖了安邑县、万泉县、河津县、稷山县、新绛县、闻喜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解县、芮城县、虞乡县、永济县、临晋县、猗氏县、荣河县等17个县。

当时,出现了部分县太小的情况。因此,到了1954年,运城专区下辖的17个县中,部分县出现了合并和调整。几个月以后,运城专区被撤销,与临汾专区共同组成了晋南专区。当时,晋南专区管理了几乎整个山西省南部地区,下辖的县数量非常多。其实下辖的县太多,也有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交通、通讯水平很有限。

再加上山西各地的地质结构复杂,召集各个县开会。距离比较远的县,可能提前2天就得出发,否则到不了。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晋南专区更名为晋南地区。鉴于晋南地区的管辖范围太大,不好管理。1970年,设立了运城地区,下辖了13个县,分别是:运城县、新绛县、绛县、稷山县、万荣县、永济县、夏县、闻喜县、平陆县、垣曲县、芮城县、河津县、临猗县等等。

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地区,开始陆续调整为地级市。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强县改为了县级市。在八九十年代,运城地区的运城县、永济县、河津县,陆续改为了县级市。截至1999年,运城地区下辖了3个县级市、10个县。2000年,运城地区被撤销,设立了运城地级市。

与此同时,运城县级市被撤销,设立了盐湖区。此时,运城市下辖了1个区、2个县级市、10个县。至此,运城市13个区县的区划,彻底形成。分别是:盐湖区、临猗县、平陆县、芮城县、垣曲县、新绛县、夏县、万荣县、绛县、闻喜县、稷山县、永济县级市、河津县级市。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关资讯

麻城要建成中等城市,冲刺百强县市是基础,经济体量和人口是关键

近日,湖北省发布了2021-2035湖北城镇规划,该规划对湖北各城市的等级和定位进行了明确。首先看一下湖北省2020年城市发展规模的现状,从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来看,武汉是一家独大的特大城市;襄阳和宜昌为二型大城市;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

全面冲刺、全线出击!山阳区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8月13日上午,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结束后,山阳区立即召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通报山阳区创建工作情况,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区委书记李培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郑小林传达市会议精神,区领导赵玉辉、梁翠芳、李中阳、

临汾市尧都区: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本报临汾10月20日讯(记者张文华 通讯员李永秀 李森)金秋时节,花果飘香。日前,记者从临汾市尧都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临汾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尧都区委、区政府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看延安市宝塔区的城市“智管”

延安市宝塔区新时代城市数字治理融合指挥大厅【环球网报道 记者张燕萍】“我们发现问题的渠道多了,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这是延安市宝塔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德鑫在回答“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采访团问题时常提到的话。17日下午,采访团走进宝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公司起名取名网徐氏取名字大全仙女湖旅游攻略黄河壶口瀑布厦门交友聚会网今日张家口马尓代夫旅游网王姓名字大全集象鼻山旅游攻略金融投资知识网娃哈哈晶睛新零售上饶新闻资讯网开关插座品牌网灭蚊灯品牌网赤水丹霞旅游网
运城生活网-运城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都相继活动在河东大地上。运城诞生了春秋商人猗顿、东汉末年名将关羽、初唐诗人王勃、中唐文人柳宗元、史学大家司马光、戏曲名家关汉卿等文武俊秀,闻喜裴氏家族曾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运城旅游线路以寻根祭祖游、黄河风情游、德孝文化和善文化为主。
今日运城 didik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