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5:38:18 | 浏览:2369
说不完道不尽“挣劲”笑话 数美食尝鲜欲诱惑味蕾
万荣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有“皇天后土”的记载,先后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万荣县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万荣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在历史文化深厚、物产资源丰富的万荣,美食一定不会缺席。
万荣三白瓜
据史载,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来就有栽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现如今,三白瓜是万荣县的特产,提起万荣,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三白瓜。
万荣三白瓜表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间有细网纹或条带。万荣三白瓜不仅具有清爽、多汁、体大、耐贮存等品质,更是营养价值高,富含对人体有利的元素。万荣三白瓜经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鉴定,含有18种微量元素,高硒、低糖,还有丰富的氨基酸和食药功效,可清热解毒、驱火明目、护肝润肺、防癌、抗癌、抗衰老等,为食药两用瓜品。
《本草纲目》记载:其瓜瓤甘、淡、寒、无毒,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皮:甘、凉、无毒,主治口、舌、唇内生疮。所以它既是人们消夏止渴的上乘佳品,又常常被人们用来作药引用。三白西瓜自七月上市,丹桂中秋,长幼相聚,品瓜赏月,其乐无比。岁寒虚燥,溴痹舌痛,以瓜汁佐以白糖、蜂蜜、清凉甘美,消烦润肠,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古医书载云:三白瓜瓤亦称“白虎汤”,除暑热,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其皮曰“翠衣”,亦有生津解烦之奇效;其籽甘寒,清肺润肠,补中宜人,主治肠痛。
万荣三白瓜生产区位于万荣县中部,北为通化乡,西靠贾村乡,东为孤峰山阶地。南接临猗县。地貌类型为黄土高原台地,地形平坦开阔,东侧较高,西侧相对较低,属井水灌溉区。产地土壤的酸碱度适中,能排能灌,土壤90%为褐土,是适宜三白瓜生长的土壤条件。
2013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万荣三白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万荣三白瓜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万荣蒸菜
蒸菜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我国历史上非常悠久,说起万荣的“pan菜”那是十分有名,“pan菜”是万荣方言,将野菜(如白蒿、荠菜等)、野花(洋槐花等)或蔬菜(如韭菜、豆角等),拌上面粉,以蒸制手法制作。在煎、炒、蒸、炸、煮、烧、烤等烹饪方式中,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食物的各种营养不被破坏和流失而且可以充分消毒杀菌,是最为科学、卫生、绿色、环保的烹饪方式。
万荣蒸菜是流行于万荣沿黄河一带的一道农家风味名吃,这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有关。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农田多为盐碱地,他们勤劳能吃苦。蒸菜制作甚为简单,主妇们根据季节不同,选择不同的新鲜食材来制作。比如,春天的荠菜、白蒿、洋槐花、苜蓿、苦苣、榆钱、扫帚苗等,夏秋季节的豆角、茄子、南瓜等,洗干净切碎,拌以面粉,水开上锅蒸15到20分钟即可食用,不仅制作简单,而且营养丰富。
蒸菜味道鲜美、制作简单、节约时间,不像炒菜之类太过依赖调料。比起油炸类,蒸菜健康又好吃而且还解腻,老少咸宜。另外,蒸菜追求原汁原味,脂肪含量低,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养生观念。
在万荣蒸菜中,最有名的一道就是猪肉拌面菜,在万荣县的荣河、光华、裴庄、贾村、王显一带十分常见,最多的是芹菜和粉条与肉搭配,将盐和调料粉放入切好的菜中,上下搅匀之后盛入盘中,再用面粉拌匀粉条和芹菜,铺盛在大铁锅中的大篦上,覆以特殊炮制的五花肉,上笼大火蒸30分钟。这道猪肉拌面菜,食之肥而不腻,色泽诱人、香味扑鼻,既可以当菜又可以当饭,老少皆宜。
蒸菜,是万荣县普通家庭最为常见的一种地方风味,自然也是招待客人的特色饭菜。当地人将过去用大锅蒸一大箅子的做法,改成了小笼的精致蒸法和单独成盘蒸法。如今,万荣的一些地方餐饮企业,还把蒸菜的品种和样式做了更多创新,把家常菜开成了酒楼饭庄,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
万荣凉粉
万荣凉粉是万荣的一道特色美食,据传万荣凉粉始于清代,由陕西韩城传入。万荣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小吃,万荣凉粉多用红薯粉面加工而成,白晶透亮,软绵筋道,清凉爽口,佐以鲜红的辣椒油,柿子醋(或米醋),拌上生蒜泥、芥末、花椒等调味品,入口辛辣香酸生,越吃越有味。
万荣凉粉主要食材有红薯粉面、醋、蒜等。万荣凉粉有热凉两种,浇羊肉臊子的为热凉粉,调以油辣子、芥茉、食盐、蒜泥、酱油、醋的为凉凉粉。万荣粉面(淀粉)好,发出的凉粉就好。色白,筋道,那凉粉不用刀切,用挠子挠出来的,容易入味;调料也不赖,红的是油辣椒,黄的是芥末,外加醋水、蒜水,想着都流口水。卖凉粉的为吃客加调料,看着也是一种享受,食客多时,像在表演,左手捏着两只已盛好凉粉的小碗,右手飞快地在调料盆子里舞动,还没有看明白,就已经做好了。
万荣最有名的为三儿凉粉创始人王东海,幼时随荣河柴世兴学此手艺,并有创新。他的用料非常考究,主料采用陕西韩城、宜川山区的荞麦面,调料油辣子浇时最讲究火候,调到碗里不渗入凉粉,食时清香,麻辣爽口。
在凉粉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适量的碱(石灰乳),促使其所含的部分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而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而未分解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可以使血管保持柔软,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其所含的水溶性食物纤维能够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及将肠内的胆酸汁排出体外,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大米淀粉是所有植物淀粉中颗粒最小的,很容易被糖化和消化吸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宝井火烧
“火烧”是北方的一种面食,因用炉火烤制而成得名火烧。“宝井油酥火烧”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宝井火烧讲究使用当年的麦子面粉,为了筋道耐饱,半是死面,半是油酥,辅之以茴香、芝麻、盐巴等特殊调料。
宝井火烧和当地的饼子不一样,一是宝井用的是死面,而饼子则用起面。二是火烧要用大量的油酥。擀好面片,涂抹上一层厚厚的油酥,卷成条状,分成等量的面团。用手将面团扭在一起,快速转几圈,这样的操作是为了让烤出的火烧层次分明。擀好的火烧需先放在鏊上烙,这一步称之为立身。待火烧表皮泛黄,这时就是考验功力的时刻,在鏊上淋油,随后用两只手按压火烧,开始移动,这一步不能急,不能慢,火烧两面才能烙出焦红诱人的色泽。最后,将火烧放入炉中小火慢烤。整个过程,人不离炉,眼疾手快,还需要熟练掌控时间与火候,才让这烤出的火烧香气扑鼻,外酥里嫩。
宝井火烧因为添加了大量油酥,口感独特,入口酥脆、香气四溢,在明朝和清朝就是敬献给皇上的贡品。而他的香、酥、脆则来自比较其它的饼子的复杂的制作工艺和技巧。火烧从和面到烤成,大体要经过八道工序,即:和面、炒油酥、夹层油面、擀火烧、立身、研花、大火烘烤、小火慢烤等八道工序,因此,制作起来比当地的普通饼子(包括油酥饼子)要复杂一些。这就需要熟练地掌握技术和火候。
宝井火烧是万荣街头巷尾常见的美食,几乎都是流动的小摊或不起眼的门面,而最地道的美食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小摊点中。
宝井大刀羊肉面
大刀羊肉面是万荣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小吃,宝井大刀面属于刀拨面的一种。据说,大刀面起源于宋朝,借由黄河岸边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的有利条件,一时间名声大噪。
传统的制作工艺,是一套耗时耗力的全手工流程。硕大的面案上,一次要和面25斤,四样大小长短不一的擀面杖逐一使用,有节奏地推、转、卷、拉,一套动作下来轻巧娴熟,犹如行云流水。完成一张面片,最少需要40分钟,擀成的面片要薄如草纸。面片横向、纵向叠加数层,层层撒上扑面,这时才是大刀上场的时候!切面的大刀,刀长二尺有余,宽约七、八寸,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背厚一寸,足有十七八斤重。切面时,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推拉跳腕,面条则纷纷向一边抖落。
大刀面讲究细、匀、硬、软、切条细如叶子薄,煮熟,浇上自家制做的面酱,加上少许自酿的米醋。面要煮得特别烂,面煮的软,再加上酱、醋香,吃一口满口留香。宝井大刀面,不光面条有讲究,浇面的汤头也大有来头!汤底用羊骨熬炖,至少需两小时以上,必须将羊肉煮到烂熟。过水的面条,放几块羊肉,浇一勺汤头,再撒些香葱点缀,这才算是最地道的羊肉大刀面!
如今会大刀面手艺的师傅凭着匠人精神,手艺和底气,将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也保留了万荣人口中的味觉记忆。
说起三门峡,大家都知道大明鼎鼎的函谷关,那可是守卫秦国二百年的雄关,披山戴河,险峻无比。秦国据此关进可攻,退可守,用二百人就可抵住一百人的进攻,所以被称为百二秦关,秦人据守此关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任务。秦函谷关汉朝建立后天下一统,但是汉朝实施半
提到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发达地区的代名词,可以说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因为许多年前,从城市到乡村,大量的人口到那里寻找自己发展的梦想,下海经商者,普通打工者,甚至农民工,都到那里去淘金。随着时代的发展,区域经济联合发展和联动发展,似乎成为一种新
三门峡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岸的金三角地区,它西接关中平原,北邻三晋之地,东临中原,境内有陇海铁路、310国道、郑(州)西(安)高铁等多条交通干线穿插其中,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另外三门峡市历史悠久,仰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通讯员 邢博盛夏时节,坐落在豫陕晋黄河金三角的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豫灵产业园,整齐的厂房鳞次栉比,冶金、石墨、石材……处处充满着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慕名来到这里考察交流、投资
说不完道不尽“挣劲”笑话 数美食尝鲜欲诱惑味蕾万荣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有“皇天后土”的记载,先后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万荣县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
本报讯(记者郭玉琴)9月24日,2022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曲沃)国际果蔬博览会在曲沃开幕。曲沃县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枢纽区域,水肥土沃、农业发达,全县果蔬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47个,以设施农业为支撑、粮果菜
以“绿色·智慧·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曲沃)国际果蔬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开幕式,9月24日在山西省曲沃县智慧果蔬产业示范区举行。曲沃县委书记吴滨宣布2022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曲沃)国际果蔬博览会开幕。本届菜博会
9月15日,2021年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曲沃)国际果蔬线上博览会暨3D云展馆开馆仪式(以下简称“菜博会”)开幕式,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智慧菜谷如期举行。本次展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指导,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一体化在未来竞争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位于苏鲁豫皖交汇区域的这片土地,地势平坦、人口稠密,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当中形成了“经济孤岛”,而这片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淮海地区。从目前来看,淮
广德是安徽省直辖的一个县城,由安徽的地级市宣城代为管理。同样都是县城,但广德这个县城,和安徽的其他县城相比,不太一样。我们都知道,通常来说,由省直辖的县或者县级市身份总是特殊一些,因为它们无论在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方面都是得天独厚的,甚至起到
河南省拥有着两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洛阳和开封。国历君之前讲过了千年古都洛阳的兴衰史(参见文章:千年古都洛阳如今为何变成了三线城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另一座城市——开封。这座因黄河崛起,又因黄河衰落的城市,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风云?河南,因
河南省,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北方铁路的交通中心。同时河南也是中国古代众多古都、古城的聚集地,这里有洛阳、开封、郑州、安阳等古都,个个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建立之前,河南省的省会在开封,可在1954年,省会迁徙到了郑州。是什么原因导致河南省会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开封是我国一座历史名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始兴于战国,发展于晚唐时代,至北宋则达于极盛。金、元之世,始趋衰落,明末后,元气大伤,一蹶
“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11月9日,2019“走进黄河”集中采访活动第二天,采访团成员们来到三门峡市,感受这个生态宜居、风景秀美,有着“黄金之都、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等一大串头衔城市的独特魅力。三门峡地跨黄河、长江两大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宋朝 刘景华 实习生 康梓涵三门峡市陕州区把过境的黄河镶了条多姿多彩的边儿!7月14日下午,雨。黄河南岸是一片杨树林,向南是东西向几十米宽的花带,花带南侧是新修的6米宽的黄河防洪抢险路,路南的地形宽窄不一、新种了乔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