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5:42:28 | 浏览:805
“在我们万荣,近几年各个村都想改名换姓,叫个‘美丽村’。这‘美丽’“两字一加,村里立马大变样。”说这话的正是万荣美丽乡村永利村的村主任王靖博。
这一席话的由来,正是万荣县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他们通过竞争选拔、联动建设、集中整治、长效管护,用担当和实干打造了峨嵋岭上的一个个美丽乡村,让“美丽”成为了万荣乡村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竞争选点让“美丽”底气足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机遇。可是,项目给谁,领导拍板定不民主、不科学,标准条目化难顾全、有差距。到底谁说了算?
万荣的办法就是竞争性选点,让两委干部讲优势、让专业评委亮比分、让社会各界公开看,最后选出“两委班子有力、产业优势明显、民风民情较好、管理制度完善”的村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乡镇提名、现场踏勘、入围竞选、公开答辩等环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现场进行评判,村民代表参与监督,确保了项目申报的透明化、无争议。项目完工后,该乡组织各乡镇“一把手”和县直各职能部门现场观摩评比,分出高下,前三名的示范村,相应增加乡镇下一年度的竞选名额;后三名的示范村,取消其所在乡镇下一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资格。
“这种竞争性用财、效果化评价的机制,让干部自加压力,不争馒头争口气,能够自觉谋化项目、深入研究项目,甚至拿不回项目、干不好项目在群众面前抬不起头,在全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万荣县财政局局长孙永安如是说。
动真碰硬让“美丽”有实力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攻克垃圾乱扔、污水横流、蛛网交错的难题。
为彻底解决这些难题,万荣县一方面建有大型垃圾填埋场,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建筑垃圾定点回填。同时,常态化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重点抓好秸秆、果枝、反光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杜绝在道路两侧和田间地头随意堆放、丢弃,村里村外、巷道公路都能保持卫生整洁;另一方面,在污水治理的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该县在具备排水和水处理条件的64个美丽乡村主巷道配套建设下水道150公里,超过80%的居民能够接入排放;污水处理方面,改扩建了荣碧污水处理厂,正在实施4处集中小型污水处理站建设。依据下水管网配套情况,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安装下水管网的村推行水冲式厕所,安装卫生洁具20000套,一步到位让群众轻松如厕。
此外,万荣县还着力改变农村线路乱拉乱接、蛛网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