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5:53:33 | 浏览:2
万荣县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濒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屏孤峰山与临猗县、盐湖区相连,东峙稷王山与闻喜县相接,北有峨嵋台地与河津市相邻。
万荣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其中汉武帝祭祀后土7次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秦于今城关西南33千米宝井村北置汾阴县,属河东郡,十六国前赵废。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复置,于县置北乡郡,县属之,徙治今宝井村。北周复归故治,改乡郡为汾阴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汾阴郡,县属河东郡,仍治今宝井村。义宁年间复置汾阴郡,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汾阴郡改泰州,二年州治徙今河津市境,三年于今城关南6.5千米古城村北置万泉县,先后属泰州、解州、绛州、蒲州。开元十一年(723年)汾阴县改宝鼎县,与万泉县俱属河中府。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宝鼎县改荣河县,属庆成军,兼为军治。
金贞佑三年(1215年)废军,荣河县升荣州,万泉县属之。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万泉县,十六年复置。元降荣州为荣河县,与万泉县俱属河中府。
明属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蒲州府。
万荣县文化底蕴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庙、万荣东岳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万荣后土庙、李家大院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万荣花鼓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后土文化、软槌锣鼓、万荣面塑、锣鼓杂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先后开发建设了中华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晋商豪宅--李家大院,笑文化产业园--万荣笑话博览园,欢乐山、清凉山、休闲山--孤峰山休闲风景区,黄河湿地奇观--西滩,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景区等六大文化旅游景区。
孤峰山景区
孤峰山风景区,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山体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加上山前丘陵和坡地面积总计近百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411.2米。历史上的“孤峰拥翠”、“双泉流碧”、“唐寨秋风”、“柏林晚照”、“桃洞春晴”、“雕岩霁雪”、“法云远眺”、“范台月夜”万泉八景尽藏其中。
万荣花馍
万荣花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与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花的制法是先将生面搓成圆形长条,再按设计卷曲、筷夹、刀切,最后入笼蒸熟,出笼点色而成。
一般花馍,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
花馍中间往往插以红枣,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供品名为"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加上面塑的"小元宝"三至五个,塑上一个供咬铜钱的"钱龙"。
"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是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