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人居环境万象更“新”

时间:2022-10-08 14:59:11 | 浏览:2699

“这两年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村路、入户路,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和打扫,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仅道路平整了,村子也变漂亮了。”闻喜县后宫乡兴垣村新阳庄组村民程发元乐呵呵地说。在闻喜县城一角,以涑水公园为连接,闻喜新城区正在火热

“这两年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村路、入户路,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和打扫,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仅道路平整了,村子也变漂亮了。”闻喜县后宫乡兴垣村新阳庄组村民程发元乐呵呵地说。

在闻喜县城一角,以涑水公园为连接,闻喜新城区正在火热建设中,宽阔的八车道大街、鳞次栉比的商品房小区、大型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谋划就绪,不久的将来,闻喜县城城区环境将得到大跨步的提升。

近年来,闻喜县立足自身地理条件,结合自身实际,将城市环境卫生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同安排、同部署,把城乡接合部、交通沿线、涑水河整治作为百日整治大提升行动的重中之重,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重点实施县城卫生大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六大提升”行动。

闻喜全县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干,做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形成人居环境整治氛围,潜移默化中带动周边群众,营造全民行动、全域整治的大氛围,以此进一步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建立新制度

集镇上,挖土机正在平整高低不平的街道,地下管网正在抓紧铺设,以保障周边商户、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节奏……隆冬时节,记者一走进阳隅镇,就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劳动热情。

这里正在改造的是阳隅集镇,阳隅集镇是群众出行和生活的主要公共场所,自阳隅镇设立以来,前来集镇活动的人员、车辆明显增多。目前阳隅集镇存在逢集道路拥挤、路面破损严重、排水管道堵塞、人行道高低不平、架空线缆杂乱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针对此种情况,在全镇群众的迫切期望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争取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10月开始了对集镇的改造升级。

此次改造内容包括主街道拓宽铺油、人行道降坡铺砖、商铺台阶修整(首级台阶与房檐齐平)、三线入地、排水管道铺设、沿街路灯更换、道路绿化等工程。

阳隅镇位于闻喜县西部,距离县城15公里,是由原阳隅乡和原神柏乡合并设立的,2021年3月18日挂牌。阳隅镇是一个工农结合乡镇,共有工业企业29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工业主导产业为玻璃、金属镁、机械铸造三大产业。农业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林果业、药材和养殖业。

“今年以来,阳隅镇紧紧围绕市委‘五抓一优一促’主要抓手和闻喜县委‘1146’发展战略,基于撤乡并镇后镇情民情、产业结构、自然风貌等发生的变化,结合新阳隅镇实际,提出‘五强新阳隅’的奋斗目标,其中以提升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样板镇,就是‘五强新阳隅’的重要组成部分。”闻喜县委副书记、阳隅镇党委书记王瑞说。

阳隅集镇改造只是阳隅镇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样板镇的一个缩影。

在阳隅镇,像阳隅集镇这样旧的历史问题在不断得到解决。

阳隅镇针对合并之后全镇农村交通沿线长、村庄分布散、陈年垃圾多等现状,围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整治重点,打出“拆、清、整、绿、建”组合拳,积极营建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乡村。一是拆,拆除遗留、废弃广告牌724处。二是清,清理村内生产生活垃圾7301吨,房前屋后“四堆”1437处,违规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112处,交通安全隐患62处,村内黑臭水体10余处。三是整,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60余处。四是绿,绿化美化乡镇主干道路4000米。五是建,建设了一条400米高标准雨污分流示范柏油路,全镇“六乱”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在阳隅镇,新的工作机制在不断建立。

具体工作中,阳隅镇坚持“五制并举”,充分结合阳隅实际,通过面上布局、点上发力,凝聚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高效推进的强大合力。

一是督查通报机制。由机关4名老干部组成专项督查小组,不定期前往各村督查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并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严格按照评分先后进行奖惩,连续三次排名第一的村奖励三千元,首次评分排名最后的村在镇村干部大会上通报批评;第二次评分排名最后的村由志愿者服务队前往该村进行清扫、整理,由此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该村承担;第三次评分排名最后的村,由镇纪委对村干部进行约谈,提醒村干部务必履职尽责,抓实抓细整治工作。

二是志愿服务机制。组建了以党员、预备党员、部分村主干、退休老干部为主的50人环境卫生整治志愿者团队,集中到重点区域(集镇街道、道路沿线)、问题复杂区域(河道、沟渠)、排名靠后村落进行清扫,先后到神柏村、蔺家庄村、下岭后村和公路沿线开展整治活动,努力营造人人支持、示范带动的“六乱”整治良好氛围。

三是垃圾清运机制。坚持“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原则,发动群众对自家的房前屋后进行清扫,对门前街道、村内主次干道、田间地头暴露性垃圾、乱堆乱放杂物集中清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村内指定地点,再由第三方清运至神柏村和小张村的垃圾中转站,并成立督查专班,对第三方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对生产建筑垃圾,在不污染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填埋至荒坡荒沟,做到农村环境卫生无死角、无盲区,实现整治工作常态化、成效化。

四是群众参与机制。坚持行政村公示栏、大喇叭、微信群多管齐下,通过张贴《通告》和标语、播放宣传内容、突出典型报道、转发整治动态等,织密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宣传网,切实增强村民保护环境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对房前屋后柴堆、煤堆和杂草进行清理,结合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132个,带动5542户农民积极参与;各村支部组建党员志愿者团队,坚持“每周一小时”,对村内“六乱”现象进行自查自清、自行整治,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五是观摩评比机制。7月29日阳隅镇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到15个中心村开展“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观摩评比活动,现场听取各村关于“六乱”整治工作情况的汇报,指出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刻剖析其短板及不足。8月2日召开观摩点评会议,对各村整治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为排名前三的村发放流动红旗,进行表彰奖励,对排名靠后的两个村进行通报批评,支部书记作表态发言,承诺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时间节点,限期整改。

有了新榜样

在闻喜县后宫乡兴垣村新阳庄组一家农户的家门口,菜地围起了小栅栏,旁边立着一块“农家小菜园”的标志牌,看上去充满了田园野趣;村里巷道间的小路也用木制小门围挡了起来;“习语长廊”“文化广场”“健身广场”有序分布;村里管道铺设早已实现雨污分流……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新阳庄村全村形成了“一街一特色”,打造了“党建”“综治”“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条文化街,成为闻喜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

“你看我们村的排水沟,流出的水都很清的,天气暖和的时候还有村民用这里的水洗衣服。这是因为我们村是较早实现雨污分流管网铺设的,而且在我们村还有一个自建的污水处理站,所以这里排出的水是挺干净的。”该村村委会主任李晓明向记者介绍道。

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最有体会。

“以前我们家的垃圾都要自己推个小推车,送到垃圾站去处理,很麻烦。现在有物业公司来收取,方便了很多,而且现在村里巷道干净整齐,我们看着心里也爽快。”程发元说。

新阳庄目前已投入700万余元用于村里硬件设施改造及文化设施创建,据悉,下一步该村还将继续打造文化礼堂等设施,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红白事提供专门场所。

“新阳庄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样板村,在今年村村合并之后,对合并村也带来了拉动作用。”后宫乡党委书记杨海军说道。

与新阳庄组一路之隔的宁嘉庄组,就是被带动的一员。

“这次合并以后,我们村的干劲也很高,有了新阳庄这个新榜样,我们得向人家看齐呀。”宁嘉庄居民组组长李斌说。

为了带动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宁嘉庄采取了新的工作方法,将四五家农户分组,进行轮流值日,随机抽查各家各户门口的卫生情况。对于符合卫生标准的,予以奖励,以此来督促村民自发保持环境卫生。

“我们合并后,几个合并村的负责人建立了工作群,我每天积极分享我们新阳庄的一些做法,也每天早上督促他们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醒他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李晓明说。

同时,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宫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联户”工作机制,做到区域划分、人员分工、责任担当、整治时间和达到标准“五到位”。

该乡明确5个重点整治区域,即农村交通要道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河道两岸;扎实开展清“三堆”(砖石堆、粪堆、柴堆)、治“四乱”(污水乱流、垃圾乱倒、违章乱建、木料乱放)和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集中整治行动。与此同时,该乡还利用微信群、黑板报等广泛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全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化工作格局,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

打造新城区

冬日暖阳下,闻喜县涑水公园内,市民或散步、或健身锻炼、或晒太阳闲聊,大家在这里都得到片刻闲暇美好时光。

据介绍,涑水公园绿化总面积达到43万平方米,水域面积达到25万多平方米,植被草坪面积20万多平方米,近年以来,涑水公园抢抓有利时机,精心养护,细心管理,大力提升改造,着力为群众打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绿色城市公园。

“涑水公园不仅是一块重要的城市绿地,这里还是闻喜新城、旧城的连接点,串起闻喜两大片区的关键节点。”闻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说道。

城市环境提升改造作为闻喜人居环境改造的重要部分,旧城改造结合新城建设成为闻喜城市环境提升改造的重要途径。

说起闻喜旧城,相信闻喜人都应该感触颇深。

据介绍,在1998年以前,闻喜县城城区的建设在全市应该还是处于领先水平的。但是在1998年之后,县城面积一直保持在12平方公里左右,几乎没有扩建,中间有过几次改造都是以城市设施翻新为主,城市框架并没有被拉大。

然而,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聚集,有限的县城城区承载的人口压力不断加剧,城区环境越来越拥挤,道路状况也越来越差,发展程度与其他县市相比已稍显落后。

闻喜的旧城改造刻不容缓。

“我们从去年结合污水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这一改造将旧城区全覆盖。同时,今年还在旧城大力推进道路硬化、提升道路标准、‘亮城行动’等,将旧城改造推向新高潮。”该负责人说。

旧城改造之外,新城建设成为硬币的另一面。

近年来,闻喜县紧扣市委“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目标定位,始终把城乡一体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县城与乡镇、新农村建设一体思考、一体规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围绕打造“一城两中心三基地”目标定位,不断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按照“要素集聚、产业集群、人口集中”工作思路,谋划建设涑水河生态经济带,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康养医疗等产业;坚持以“大县城”建设带动城乡融合,谋划实施“北优、南延、东联、西拓”城市发展布局,重点推进“城西新区”建设,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功能一体化,做到城乡基础设施有机衔接、互联互通、对接互补,努力走出一条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城西新区”按照“一心、两轴、四片区”进行布局建设。“一心”就是城市公共服务活力中心。“两轴”就是提高核心区的绿地率,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轴;推进连接高铁站的主干大道活力发展带建设,打造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四片区”分别是科教宜居生活区、文旅产业区、医疗康养产业区、玻璃产业区。科教宜居生活区主要是通过改造城中村,规划建设中小学和职业中学,实施创新大道、涑水新街拓宽改造等道路建设,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文旅产业区主要是通过文旅项目的引入,加快人民公园、双喜广场、主题乐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文旅园“健康绿心”,创优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医疗康养产业区主要是以县人民医院的新建为契机,启动建设养老康复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康养医疗项目,实现公益性福利设施和医疗设施的共建共享。玻璃产业区主要是打造集工业旅游、产品研发、网络销售于一体的玻璃文创展示平台,吸引玻璃企业投资入驻,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日用玻璃生产基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一批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持续高质量推进,闻喜加快建设新城区,不断加速产城融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变成现实。”该负责人说。

“基础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闻喜力争做变化最大的。”王瑞说,“闻喜自然条件相对较薄弱,在由此带来的整治难度大、任务重等难点面前,我们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明确百日环境整治大提升是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明确整治环境不是‘一阵风’,我们将把这项工作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一直推进下去。”

相关资讯

开封市祥符区:点燃优化营商环境“新引擎”

映象网讯(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崔学风 通讯员 马梓健)长期以来,开封市祥符区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攻坚的举措,点燃了优化营商环境快速发展的“新引擎”,着力打造了公平、亲清、利企、便民的一流营商环境。强化顶层设计,实施规划引领。成立了优化

焦作市山阳区:优环境激发新活力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姬姣姣9月29日,晨曦初露,焦作市山阳区墙北安置小区内,建筑工人们已经忙活起来。由区属企业弘正置业公司承建的16栋安置楼房中的7栋已封顶,“年底能封顶10栋,明年交房后2315户居民将实现回迁。”公

安徽省芜湖市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环境优则企业兴。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始终坚持“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将营商环境优化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以高水平营商环境

芜湖弋江区“三湖一坝”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情况如何?记者探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芜湖市弋江区2021年启动“三湖一坝”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计划分三期三年建设完成。目前,施工建设已历时一年。目前,工程建设具体进展如何?现在是什么样的?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花山区以政策为引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在马鞍山市商务楼宇最集中的中心城区——花山区,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栋栋商务楼宇,不仅增添了城市新地标,还繁荣了城市经济。最新数据显示,花山区楼宇已入驻企业2000余家,入驻率达70%。楼宇经济提升城市“气质”“双子楼”紫源大厦位于雨山东路,这栋

开平区纪委监委、生态环境分局派员旁听法院职务犯罪案件审理

2022年3月3日上午,开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李某涉嫌受贿罪一案。开平区纪委监委、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开平分局8人到庭进行了旁听。公诉机关指控,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被告人李某利用担任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开平分局大气环境管理科临

宝鸡市渭滨区加快完善相关机制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

9月14日上午,宝鸡市渭滨区召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会议要求,持之以恒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宝鸡市市委副书记、渭滨区区委书记段小龙出席会议

破解“信息孤岛”运城盐湖区以数据共享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我今天来办理契税业务,工作人员告诉我需要带结婚证,刚准备回去取,工作人员告知我可以直接在大厅内调取结婚证信息,几分钟内就帮助我实现了结婚证认证,顺利办完了契税交纳业务,十分方便。”前来办理业务的李婷对政务服务人员赞不

话说闻喜人

2021年8月26日,三晋文化研究会闻喜分会部分人员,在县委老干部局召开了“闻喜传统文化与县域精神研讨会”。大家在会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认真研讨,一致认为:从闻喜县的传统文化来看,最典型、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是龙文化、裴氏文化、郭璞文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观赏鱼论坛网夏威夷岛旅游桂圆龙眼网世纪数藏NFT张裕A股张裕葡萄酒天文学知识大全科比·布莱恩特球迷网Java编程学习网武功山旅游攻略山海关旅游攻略国债可转债行情网丛林穿越运动温州鞋业人才网贵阳交友相亲网雷克萨斯汽车网
运城生活网-运城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都相继活动在河东大地上。运城诞生了春秋商人猗顿、东汉末年名将关羽、初唐诗人王勃、中唐文人柳宗元、史学大家司马光、戏曲名家关汉卿等文武俊秀,闻喜裴氏家族曾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运城旅游线路以寻根祭祖游、黄河风情游、德孝文化和善文化为主。
今日运城 didik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