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乱差到强美富山西闻喜县美丽宜居示范村纪行

时间:2022-10-08 14:41:11 | 浏览:485

◎吴华 本刊记者 刘军民 撰文/摄影【“年初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运城市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再加上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其农村环境一直以来难改“脏、乱、差”。近年来,运城市致力于改变这种局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吴华 本刊记者 刘军民 撰文/摄影

【“年初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运城市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再加上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其农村环境一直以来难改“脏、乱、差”。近年来,运城市致力于改变这种局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今,“强、美、富”已成为示范村的新特点。2018年12月到2019年1月,本刊记者走访了运城市闻喜县治下的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实地感受了一把新农村的新风貌。】

推进“清洁乡村”常态化

近年来,运城市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了很多工作。市委市政府下力气统筹城乡发展,探索调整村庄结构,实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共享,逐步建设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新型农村社区。他们组织市、县、乡、村四级机构,整合农委、发改、住建、环保、国土等19个部门,合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运城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项文件和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指南和手册,发放到各级相关单位和业务骨干手中。目前,全市39个省级、31个市级、81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都根据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建设规划。

为了使村庄环境得到彻底综合整治,运城市除了开展植树造林,改造小气候小环境外,还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按照“市推进、县组织、乡实施”的方法,推进“清洁乡村”常态化建设,基本建立了乡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完善了农村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做到了大街小巷净、房前屋后净、村庄周围净。

陈家庄村书记仇家文在一户村民家里展示干湿垃圾回收箱

同时,运城市也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宣传工作。不仅在网站、报刊和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还将建设美丽乡村的典型经验以简报形式印发,让当地家喻户晓,激发了村民群众建设热情。

目前,运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涌现了一大批精品村和示范村,其中:闻喜县新阳庄村被列为2018年运城市美丽乡村“五改”典型村;东姚村被列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观摩点“六化”推进村;陈家庄是闻喜县革命老区基点村;上镇村在2012年就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级生态村,2014年被山西省政府评为山西省美丽宜居乡村。

陈家庄村在显眼位置挂着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新阳庄:改水、改路、改厕是突破口

2018年12月15日,《环境与生活》记者和闻喜县委宣传部、农办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新阳庄村。在摄氏零下9度的严寒中,村支部书记李小明站在村口等我们。

李小明带着记者一行参观了新阳庄村。据李小明书记介绍,新阳庄村占地面积1950亩,人口421人,年人均收入9000元。村子不算大,但民风淳朴,多年来村民自觉管理村容村貌,是远近闻名的“干净村”。2018年村子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将群众最关心的改水、改路、改房、改能、改厕当作人居环境改善的突破口,取得良好效果。

李书记将全村工作都记在心里,各种数据和情况信手捏来,他一一介绍说,改水项目涉及铺设供水管道、安装水表、建污水管网、修排水沟排水井等;改路即铺设沥青路面,硬化小巷道,建设化粪池,铺设人行道;改房就是修缮村庄房屋,美化墙体;改能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60盏;改厕是厕所管道入户,修建水冲式厕所,同时建了污水处理站一座。这些工作被称为“五改”项目,新阳庄村则被当作“五改”典型。

李书记最后表示,新阳庄村将继续以“五改”为重点,完成剩余污水管网及雨水排水管道建设、112户的水冲式厕所改造、水窖建设和村委会改造等工程,将村庄建成闻喜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

新阳庄村民家门口粮满仓

东姚村:绿化率达80%以上

东姚村位于闻喜县东20公里处,有3662口人,耕地5656亩,人均年收入约12000元。据东姚村村主任王新民介绍,东姚村以前设施简陋,2007年村里着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村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和图书室等场所。2018年又建了文化活动中心,配套设施齐全,现已使用。为了让村民有锻炼场所,又建设了文体广场。

现今,该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已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推进“六化”建设。所谓“六化”是指街巷硬化:对主干道、小巷的上下水管网、粪污水管网进行统一规划,铺设沥青路面,小巷道硬化全部到位,建设化粪池560个,基本保证户户有化粪池;村庄绿化:种植海棠和红叶石楠,乔灌结合,绿化率达到80%以上;路灯亮化:安装节能路灯164盏,实现夜间行路光照无死角;村庄美化:主街道墙体粉刷,建休闲木质亭,人行道路岩石铺设,建樱花园、月季园;环境净化:农户实行垃圾分类,垃圾专用车每天定时运转垃圾,做到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弘扬文化:改建标准化幼儿园、小学各一处,修建党员活动室、文化礼堂、合作医疗室、便民超市、水塔、文体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东姚村人口分布广,区域面积大,村民饮水问题一直是村内工作难点。2017年冬2018年春,村里投资打了深井一眼,铺设管道4000余米,又新建供水机房,改造各户饮水龙头,使全村水管户户到,安全饮水有了保障。

看病难一直是农民生活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村里老人行动不便,2008年村里投资建成合作医疗所,有完善的配套床位、医疗人员。

东姚村大门

上镇村:万吨猪粪无害化处理

上镇村位于闻喜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1400余人,1700亩耕地。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务工和生猪养殖为主,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上镇村依靠农村产业政策,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能源、打造文化产业,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